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公布今年第三季“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”,显示综合营商指数跌3.3点至40.5,是自2022年第二季以来的最低水平。 调查数据显示,5大分项指数全数下跌,其中“营业状况”下跌5点至36.6,“盈利表现”亦下跌5点至34.1,显示本地中小企对本季生意额的信心有所回落。至于“环球经济”分项指数连续三季录得跌幅,自2024年第四季起累计下跌15.6,反映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及经济刺激措施等未能完全提振消费,而今年美国实施的高关税政策,进一步抑制全球贸易流动,推高企业营运成本,加剧中小企的经营压力。 建造业录升幅 受惠政府大型基建项目 在环球经济不确定性下,香港中小企持续展现适应力,多个主要行业保持平稳发展。综合营商行业指数方面,在11个行业中,“建造业”及“住宿及膳食服务业”均录得升幅,主要受惠于政府大型基建项目陆续落成等因素。值得留意的是,特区政府近年锐意拓展新型工业,因此今季“制造业”表现尤为突出。 整体投资趋势方面,超过9受访中小企表示会在本季维持或增加投资,其中5%甚至表示会增加投资额。最多中小企预期本季增加投资的重点投放于数码转型项目,如“信息科技系统”、“在线巿场推广”、“与电子商务或数码科技相关的培训”、“机器及设备”及“整体员工培训”,显示企业正积极提升长期竞争力。 中小企拼船出海或成新趋势 此外,有16%的受访中小企表示,已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出海,另有18%正在考虑中,且较多倾向于拓展至内地或亚洲地区。另外,有5成中小企注意到“拼船出海”的新趋势,且23%认为会带来正面影响;34%目前已有内地的商业合作伙伴,若有内地企业邀请合作“拼船出海”,表示会考虑和不会考虑合作的中小企各占约三分之一。 料下半年经济趋温和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认为,营商指数下跌,反映中小企对营商信心持审慎态度。不过他强调,调查于7月进行,当时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指数表现,但8月美国与多国达成贸易及关税休战协议,部分不明朗因素已消退。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